金剛般若羅蜜修心法提升靈性功效價值

🌸早安:

修心法金剛般若羅蜜提升靈性功效價值:山中禪誦自為群,山水疏園

修心法金剛般若羅蜜提升靈性功效價值:山中禪誦自為群,山水疏園

修心法金剛般若羅蜜提升靈性功效價值:山中禪誦自為群,山水疏園

修心法金剛般若羅蜜提升靈性功效價值:山中禪誦自為群,山水疏園

修心法金剛般若羅蜜提升靈性功效價值:山中禪誦自為群,山水疏園

修心法金剛般若羅蜜提升靈性功效價值:山中禪誦自為群,山水疏園

修心法金剛般若羅蜜提升靈性功效價值:山中禪誦自為群,山水疏園

修心法金剛般若羅蜜提升靈性功效價值:山中禪誦自為群,山水疏園

山林靈氣能量祝福您空靈意境淨禪趣心靈富足健康順心福慧無量生活圓滿❤

 

金剛般若羅蜜修心法提升靈性功效價值

 

說經名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一句經名。故分作

一、金剛。二、般若。三、波羅蜜。四、經。分四段說明

 

(一)金剛二字,一般解說金剛是金中之剛,有利而能斷之意,實則是古印度濠洲各處、實有金剛石之寶物也,為世間稀有之寶石,形狀透明錐形八面體,曝於日光中、能發燦爛之金色光,其性質甚堅利,能斷各物、穿鑿岩層,能鑽磨一切寶石,為萬物中最堅利之物也,故取名金剛石之名稱也。金則不變、剛則堅利,他形狀光澤透明,又不沾絲毫塵染、故此以金剛石為首,取其堅利二義也,堅則歷百劫千生、流轉六道,而覺性不懷,利則照諸法空、破無明障、無微不照,就以金剛之堅、喻般若體,以金剛之利、喻般若用也。

 

(二)般若二字、是梵語、譯為智慧二字、單用智慧二字,最易與普通說智慧二字相混,所以加一妙字、可免誤解。譬如我們常說理字,細分有粗、細、微、玄、妙之差別,粗理容易説、細理要詳說,微理已難說,玄理加涵義說,到了妙理,就無可說了。所以加一妙字,用妙智慧三字,比較恰當也。

 

(三)波羅蜜三字是梵語,譯為到彼岸也。彼岸即清淨之所也。眾生因受了一個我字之迷惑,終日在煩惱的苦海中,要如何從生死之苦海,度到不生不滅之西方極樂清淨之地,即到彼岸也。不過要至彼岸有頓漸根器之分,頓就是一聞大法,就知五蘊本空、六塵非有,立刻即悟身心,返觀內照、而明大道。漸就是由信而解、解而行、行而證,次第漸修,也可悟入,頓漸雖殊,到達彼岸則一也。

 

(四)經字作徑之解、即修行之一條路徑也。

以上所言,修行之目的,在度己度人,人之真性,本虛靈不昧,歷劫常存,惜為物欲矇蔽,才沈淪於生死苦海,未能脫離,我佛慈悲,特說此經,斷眾生之煩惱,脫離苦海,到達彼岸,超脫究竟之地。但欲達到這一目的,非修得妙智慧不可,要修行非同金剛石般堅利之心不可,不能沾染塵垢,斷絕一切分別、執著、妄念之心,自可斬邪魔於己身,誅妖怪於萬里,勇猛精進,明了自性,而到達彼岸清淨之地也,與諸佛大菩薩同享清淨快樂。

金剛經,原包括在大般若經第五百七十七卷中,古人評論這卷經,辭有盡、理無窮,佛講大般若經共六百卷,講經之地方及法會次數,共計四處十六會。說金剛經,是在十六會中的第九會,講經地方,中印度舍衛城南邊給孤獨園。四處十六會有王舍城的靈鷲山六會。寶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三會、他化自在天宮摩尼寶藏殿一會。又王舍城的靈鷲山一會,又寶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四會。王舍城的竹林園中白鷺池邊一會。

 

說法會因由:法會因由,就是阿難記經當初,阿難是佛之侍者與十大弟子之一人,阿難譯為無染,又譯為歡喜或慶喜隨侍如來佛,在拘尸那城附近醯蘭若河的地方,如來佛在這時候、已快要圓寂,阿難見師父快臨命終,悲從中來,侍側號哭,這時、弟子須跋陀羅也來到,見阿難痛哭,勸阿難曰,師父在世,我們可以隨時問道,師父死後,我們已沒有法請教,哭是無益的,不如趁師父未死時,有四件事請師父指點出來,給我們聽,

 

第一件:師父死後,以誰為師。

第二件:師父死後,以何為住。

第三件:師父死後,以何為法。

第四件:金剛經起頭,應用何文字。

 

第一問:如來佛答曰,應以波羅提木義為師譯戒律二字也

第二問:如來佛答曰,應以四念為住。何為四念。

(一)觀身不淨:人有五不淨、種子不淨、住處不凈、生前不凈、死

      後不淨,究竟不淨。

(二)觀受是苦:人之一切享受,皆是苦惱。

(三)觀心無常:人無常心、即非本心,因妄想心,所以真良心不能

      實現。

(四)觀法無我:人之一切苦惱,為一個我字所迷惑,實則世界所有

      之物,實無我也。

 

對於第三問:如來佛答曰,默擯二字。原來阿難問以何為法,是因為法會中的弟子 ,信心參差不齊,如遇變心弟子,應如何調護他,如來佛答以默擯,這兩個字,俗語就是不理他,不配合的意思。

第四問:如來佛答曰、「如是我聞」這句話、原是一個正信序也。就是證明經文確不錯的,是起末世眾生信念的一個序分,各經典共通皆有也。

                      本經起

法會因由分第一分解

如來為一大事因緣,說法度生,必須因地因人因時,不可輕於説法,所以機緣不到不説,因地者,須有莊嚴道場。因人者,須有聽法的智慧,以及願學習之心也。因時者,須俟機緣的成熟,有此三因,方能說法。總之極言其成立法會之不易也。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佛將涅槃,阿難尊者欽奉遺命,一切經首當置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某大眾若干人俱,等語故。令置如是云云者,證明是佛所說,以起信念故也。

 

蓋凡結集一經,必具六緣乃克成就。云何六緣?一者,如是,信成就。二者,我聞,聞成就。三者,一時,時成就。四者,佛,主成就。五者,某處,處成就。六者,與比丘眾若干人俱,眾成就。六緣具足,則說法之主,說法之處,聞法之眾,及結集人員負責證明自所親聞,凡足以成就眾信者,一一皆備。故曰六成就是也。

 

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信乃入道初門,列在最初。初曰如是者,我,阿難自稱。為負責之詞也。以明其自身親聞而非傳述。又明以同眾聽聞而非私聞也。而如是如是,信而有徵。故曰聞成就也。

 

世尊成道日,阿難降生。至出家時,佛已說法二十年,因請佛將二十年所說法,均為補說。阿難復得法性覺自在三昧,能於定中徹了一切法。故結集法藏,必推阿難。亦是佛所親許也。佛與阿難,於空王佛所同時發心,我好精進,遂致作佛;阿難常樂多聞,故持我法藏是也。結集時,阿難登座,身光如佛。眾疑世尊重起說法,或疑他方佛來,或疑阿難成佛。阿難啟口便曰:如是我聞云云。三疑頓斷。世尊蓋懸知必有所疑也,故令一切經首,皆置如是等句也。(自疑、師疑、法疑為三疑也)。

當是之時,又有不能預會之學無學眾數百千人也,欲報佛恩,去窟西北二十里,別集經、律、論,及雜集藏、禁咒藏,為五藏也。因其凡聖咸萃,謂之大眾部結集。(此皆佛弟子,非佛滅度後之大眾部也。)婆修婆師羅漢為上首,阿闍世王為大檀越,種種供養。成就此見法藏經,西域記等經書也。

 

經中佛將諸法攝為五分,告慈氏菩薩曰:我滅度後,令阿難陀受持所說素呾纜藏(經藏),鄔波離受持所說毗奈耶藏(律藏),迦多衍那受持所說阿毗達磨(論藏),曼殊室利受持所說大乘般若波羅蜜多,其金剛手菩薩受持所說甚深微妙諸法總持門。

 

表法。表法者,銷歸自性也。聽經聞法,重在將經文銷融,一一歸到自己本性上受用體會,方可。此段文,本是境緣事相,尚可銷歸自性。往後經文,可以例知。推之矣,若對一切境緣,皆能如是領會,則受用無窮矣。自身切記切記不要空過也。

 

如者,如如不動,謂當人本具足之性體也。是者,當下即是。一切凡夫,雖此性當下即是,而生滅心剎那不停,並不如如者,何也,我執之障礙故。故必破小我之執著,而會歸於大我也。大我者,謂一法界,即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常樂我淨之我也。此中我字,當如是會。聞者,返聞自性也。將欲會歸,必當返聞,不能向外馳求,背覺合塵也。一時者,所謂十世古今,不離當念,亦即三際心不可得,當如是領會經文之義也。

 

我字,是令領會一法界,則空間之障礙除。此一時字,是令領會無三際心,則時間之障礙亦除。本來性體,如是如是,當如是返聞自身也。凡夫忘其本來真面目久矣。今欲返照,須得方便。六根中,惟耳根最為圓通。所謂十方擊鼓十方齊聞。於性本無障礙,較易領會。故令從耳根入也。因耳根具足千二百功德也。(千二百,不過表其圓滿無礙。因十方之綱,只是四方與三世相乘,則十二。百倍之,則為千二百也。)

 

佛者,自性天真佛是也。雙遮雙照,中道圓融,自性本如是,是為自性之舍,舍衛國能戰勝五陰之魔,而紹隆佛種,是為自性之祇陀太子也。莊嚴福慧,功德之林,是謂之樹。捨父逃逝之子,今返家園,承受父業,衣裏明珠,不勞而獲也,即是自性給孤獨園。大者,大悲大願。比丘者,遠塵離垢。眾者,理事和合。千二百者,圓滿耳根返聞之功德也。五十五人,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四加行等五十五位也。蓋如如不動之本性,當下即是。果能橫豎無障,如是返聞,則自性天真佛便如是而在。而與大悲大願遠塵離垢,理事和合,圓滿返聞功德之五十五位菩薩摩訶薩為伴侶。則靈山法會,儼然未散。且謂在靈山親聞妙法也可矣,即謂靈山在此寸心也,亦無不可。何以故?

 

自性天真佛,與釋迦牟尼佛,已心心相印故,光光相照故。則已見證信之境相為非相,而見如來故。此之如是,善知識們,非對本經如是,不對本經便不如是。亦非在此講經聽經在座則如是,離座後便不如是。更非在法會經堂如是,出法會經堂便不如是。當於一切時、一切事、一切境界皆見諸相非相。則動靜一如,無往而不是矣。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佛為出家制三衣。一名安陀會,此名五條衣。亦名著體衣,作務及坐臥著之。二名郁多羅僧,此名七條衣。講經說法,則加於五條之上著之,故名上衣。若居稠人廣眾,或入大都會,以及王宮,則著九條者,梵名僧伽黎,亦名大衣。今入城乞食,故特著大衣也。三衣,總名加沙。加沙者,雜也。非但以色有青黃赤黑紫為雜也。不用正色。以兼色故。所以如此者,取其與在家人別,亦示不住於色之意也。如此之色,則闇淡無光彩,亦是不炫耀之意。著衣持缽乞食等,皆戒律制定。世尊如此,即是本身作則,教人持戒也。

 

乞食有多義。略言之,降伏我慢故,不貪口味故。專心修道故,令見者生慚愧心故。出家修行本為度眾生。欲度眾生,須先斷疑惑。斷惑必須苦行。使一般人見之而生慚愧。以度眾生故而自苦應如此也,我輩乃如是之貪口腹圖安逸乎。庶幾道心增長,俗念減少。則乞食之有益於眾生也大矣。豈但令人布施供養,種福田而已。故乞食便是出家人修極大之福也。

 

古德因慮信心不多,必遭譭謗,不得已置田產自種,已違佛制,已極為痛心。安可如今人所言,更要比丘兼營眾務(營他業),則又奚必出家修行乎。破壞佛法,大大不可也。敷座而坐,將以入定也。照規坐前尚有經行。今不言者。示用功要緊,不可有片刻偷安之意。

食時。三世諸佛定規,過中一髮,即不得食。今謂食時將至,宜先往乞食也。律言食時。丑、寅、卯諸天食時,是名初分。辰、巳、午人食時,是名中分。未、申、酉畜生食時,是名晡分。戌、亥、子鬼神食時,是名夜分。蓋謂各道眾生多在此時,或宜於此時就食,非謂一定不移。唯佛法制定過午不食。用意深廣。律中說。乞食之時,大約在辰時左右,以太早太遲,不能得故。防無所施,致惱他。無所獲,復惱自也。入舍衛大城。園在城東南五、六里地,故曰入城。城周約六十里。內城居家九萬,地廣人稠,故稱大。

 

佛制,出家人不許一種植樹藝,名下口食。觀察星象以言休咎,名仰口食。交四方豪勢,名方口食。卜算吉凶等,名維口食。統名不淨食、邪命食。惟許乞食,名正命食。乃出家之正道也。何謂正道。折伏我慢故,不貪口腹故,專意行道故,令一切人破慳增福故。佛自乞食,含有多義。使一切人不生憍慢,令一切障礙眾生皆得見佛獲益,垂示出家人不應蓄積故。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次第者,逐家依次而乞,不加揀擇。乞已者,或盡缽滿,或止七家,非謂次第乞徧一城也。乞已即還,不少瞻顧。還至本處。由城還孤獨園矣。

 

飯食訖。飯者,吃也。訖者,畢也。乞食之食,分四份。一份與同梵行者。一份擬施貧病苦乞之人。一份供水陸眾生。留一份自食用。不言與同梵行者。各有用意,宜合而行之。不言者,以皆應自乞。今言者,以或有他緣,不暇乞者故。梵行貧病故,皆言擬與擬施,明不一定,有則與之。若言水陸眾生,則一定應施,故不言擬。

 

收衣缽。不收,未免罣念,不能安心修道。

洗足已。為護眾生故,跣足行乞。恐著塵染,故須洗之。事畢即修觀,以道為重也。

 

敷座而坐。敷座者,敷,展也。座,坐具也。行住坐臥四威儀中,行易掉舉,住易疲勞,臥易昏沈。修行者唯坐為勝,故出家人多有不倒單者。結跏趺坐為佛門常式,跏趺有四益:一,身心攝斂,速發輕安。二,能經時久,不令速倦。三,不共外道,彼無此法。四,形相端重,起他敬信。

 

 

以上自著衣至敷坐,皆我佛慈悲,為大眾以身作則。如來之身非雜食身。須何乞食。而示現乞食,上舉使一切人不生憍慢,無非為修行人作垂範。既不須食,又云飯食訖,不知究竟食否?有二義:一、若不食,施者福不得滿。佛慈悲令他滿願,亦常隨眾而食。二、有說食至口,有威德天神在側隱形,接至他方,施作佛事。此佛既示食,令施者福滿,而又以威神力移作佛事也。是食與非食,二義無礙也。經曰,佛行離地四指,蓮花承足,原不必洗足。而一一示現如是等事相,只是為大眾作模範矣。

 

世尊,有十種稱號:

(一)    如來:諸法一如為如,不來而來為來,此約性體表德也。

(二)    應供:應人、天之供養,此約大悲大願表德也。

 

(三)正徧知:知一切法,即假即空,莫非中道。一空一切空,一假

      一切假,一中一切中,無偏無倚,寂照同時,為正。三諦理智,

      圓融無礙,智週沙界,鑒澈微塵,為徧。此約寂照同時表德也。

 

(四)明行足:明者,得無量善果。行足者,能行之足。謂得無上菩

      提,由乘戒定慧之足也。此約修因剋果表德也。另有一論,明,

      即宿命通、天眼通、漏盡三明。行,指身口意三業清淨。

      唯佛三明行足具足也。此約神通表德也。

 

(五)善逝:猶言好去。謂入無餘涅槃。所謂生滅滅已,寂滅現前也,

      此約斷證表德也。

(六)世間解:一切有情非有情事相無不了解,此約後得智表德也。

(七)無上士:在一切眾生中,佛為無上,師中之師也。此位表德

      也。

 

(八)調御丈夫:以柔軟之音,或以苦切語,善能調御,使人入善道。

      進而學佛修行矣。此約表教主表德也。

(九)天人師:為人天之表率。譬如日光徧照無不蒙益,此約普利大

      眾也。

(十)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名佛陀耶,此約究竟覺果圓滿也。

山林靈氣能量祝福您心靈修為心靈自淨心靈富足健康順心福慧無量❤

0411

arrow
arrow

    laincharn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