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IMG_4429.JPG

02-2IMG_4463.JPG

02-3.jpg

02-4IMG_4453.JPG

02-4IMG_4454.JPG

02-5IMG_4461.JPG

02-6IMG_4455.JPG

眾所周知,中國翡翠黃金玉雕工藝精湛,在世界久譽盛名,保存完好的玉器作品客觀的記載了中國八千年的思想、文化、和生產力的發展簡史。

翡翠,其宛如春水般的晶瑩澄澈、通靈、潤透的質地,及豐富亮麗與生俱來的顏色,令人愛不釋手。許多能工巧匠正是根據翡翠天然俏色雕刻出一件件明媚的,令人嗔目結舌的且有吉祥寓意的翡翠飾品和掛件。

所謂玉救人、翡翠救人的故事或傳說知道現在已經屢見不鮮,而關於這些的故事也是神乎其神。古時候,有一位將士,英勇善戰,秉性純樸。一次,他看見一位乞討的老人,衣衫襤褸,面容憔悴,便起了憐憫之心,送了些銀兩給這位老人,希望它能回家安度晚年,老人在拜謝後送給將士一塊翡翠玉佩,說:「好心人,它會給你帶來好運的。」不久之後,這位將士遇到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惡戰,他與眾猛將衝鋒陷陣,身邊的眾將被雨點般的箭射中,紛紛落馬,唯獨他一陣狂殺。當他脫下盔甲,才發現胸前翡翠玉佩已經受傷;出現了裂紋,而自己的身體卻完好無損,原來敵人射來的幾支致命的箭均被王佩擋住。翡翠玉佩保住了他的性命。從此以後,他倍加珍惜此佩,戴著它南征北戰,屢戰屢勝。最後官職升至大將軍。若干年後,他發現翡翠玉佩上受傷的裂紋已經全部癒合恢復了原狀,他認為此乃是神物也,故終生佩戴一直到死,殉葬在其胸前。

太陽神有一個什麼鍾愛的女兒。無論什麼都給女兒最好的。到了女兒出嫁的時候,太陽神很是捨不得;於是除了大批的金銀財寶,太陽神還送了三個蛋給女兒。女兒帶著這三個蛋嫁到了一個地方。從此以後這個地方就發現了大量的翡翠、寶石、還有上等的黃金和珠寶。這個地方就是今天的孟拱。 孟拱在京元朝時叫蒙光路,屬雲南版圖,「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地入緬甸。清初時曾再度內屬,乾隆後又屬緬甸。相關記載說明,元代明代到清代,孟拱曾屬中國版圖,行政上由騰越管轄。孟拱現屬緬甸克欽邦,素有「玉石之鄉」之美稱。

西元前3000年, 黃金 首次出現在人類歷史上,後來隨著交易制度的演進,以物易物的方式在漸趨複雜的貿易中並不方便,黃金的角色開始從裝飾轉變為交易媒介。西元前700年開始,亞洲的一些小國家已經出現將黃金做為交易媒介的現象,政府利用黃金廣被人接受且容易保值、保存的特性,製做成錢幣來表彰商品價值,並對金幣中的黃金含量設立規範。

從黃金歷史中不難發現,雖然金本位制的時代已經宣告結束,但是黃金在金融市場穩定上依舊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近兩年股票市場受到景氣復甦及政府政策刺激而大幅上漲,減少投資人對於黃金的需求,加上黃金市場供過於求等因素使得金價走弱,但未來產出高峰過後,供需將逐漸走向平衡,市場勢必會重新回來檢視黃金的價值。

據說,故宮現今存留下來的三萬多件玉器中,有二萬多件都歷經了這兩個人的把玩和收藏,他們一位是執政時間長達61年之久的乾隆皇帝,另一位就是垂簾聽政46年的慈禧太后。

#翡翠黃金福鍊寓意

文化傳承

金鑲玉,是在金器上鑲嵌各種美玉或是在美玉上鑲嵌黃金,這種特殊的金、玉鑲嵌工藝為我國所特有,歷史悠久,製作精美。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金和玉象徵高貴與純潔,一如詩仙李白所贊「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

金鑲玉的手法最初見於清代乾隆年間,由乾隆寵愛的香妃帶到中原,清末漸漸失傳。乾隆皇帝對金鑲玉愛不釋手,並決定:金鑲玉只為宮中所有,不予外傳,並命內務府造辦處仿製。宮中的玉師用他們的智慧和汗水,結合高超的宮廷技藝,終於創造出了象徵皇家的金鑲玉玉器。,所以金鑲玉寓意尊貴吉祥與超凡脫俗的完美結合。

寓意富貴吉祥

人們佩戴金鑲玉首飾,可以避災避難,逢凶化吉,除去疾病,延長壽命。贈送和佩戴翡翠做的金鑲玉飾物,預示著對愛情的忠貞。「金鑲玉」提倡時尚,又弘揚傳統,翡翠與黃金的巧妙結合,彰顯了「玉」的高貴品質,同時也比喻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金玉良緣」,象徵無限美好。

#佩戴翡翠黃金福鍊功效價值

佩戴翡翠黃金福鍊「福」字與翡翠結合在一起。此福被民間稱為「福中有壽,福壽雙全」。右上為「多」,下為「田」,左似「子」、「才」,右為「壽」,故整個「福」字又可分解為「多子、多才、多田、多壽、多福」,是古往今來、獨一無二的「五福」合一。其中的「田」尚未封口,寓意鴻福無邊、福氣無邊,蝙蝠(「蝠」音同「福」)倒掛,寓意福到,更是雙福臨門之意。加上翡翠與生俱來的避邪保平安的特性,使得「康熙賜福」金鑲翡翠系列成為大福翡翠中的點睛之作佩戴翡翠黃金福鍊功效價值。

#翡翠黃金福鍊祝福您尊貴吉祥超凡脫俗福壽雙全❤

arrow
arrow

    laincharn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